就业指导
新闻
联系我们
  • 电话:18627558781
  • 手机:18175134999
  • 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西二环大麓名山科教园南栋十层
就业指导 首页就业指导
大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问题

点击:3 时间:2025-04-27


1.自我认知的偏差

自卑和自负心理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自我认知偏差。

自卑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消极情感。很多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时,在主观上进行自我怀疑、自我否定,最终导致在求职中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。在求职失败后,遭遇挫折的经历又强化了消极的心理暗示,进一步加重了沮丧感和自卑感。

另一方面,与自卑相反的自负心理,同样也是由于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客观评价造成的。自负的大学生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作用,过分夸大自己的优势,忽视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。在选择工作时,他们总是自命不凡,容易形成过度看重专业对口、过高期望薪酬待遇等就业认知偏差。自我认知有偏差的学生在择业时,如果遭遇碰壁或者对找到的工作不满意,就容易陷入怨天尤人、失去就业积极性的不良情绪。

2.焦虑的就业情绪

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时,由于缺乏理性认识,对自己能否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工作岗位存在困惑,当看到个人职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时,会出现焦虑情绪。同时,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、朋友们所带来的同辈压力,导致焦虑情绪不断上升。

一般来说,适度的焦虑可以产生一定的动力,促使毕业生们做好相关求职准备,但是过度地焦虑,而又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就有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,表现出情绪紧张、心情紊乱、注意力不能集中、失眠等症状,甚至一提到或想到找工作就会紧张,直接影响就业进程。

3.就业依赖心理

依赖心理表现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,好多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,一心扑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上,在具体实践方面经历较少,所以在面对就业实践选择时,对自己的认知并不明确,对于就业信息的获取依赖学校、家长、朋友等,希望可以依靠更为便捷的方式和渠道找到合适的工作。在就业依赖心理的影响下,大学生更易错失就业机会,迷失就业方向,导致求职理想与职业规划产生矛盾。

4.盲从心态

从众心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,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求职判断、心理、认知等方面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言语和行为方式。大学毕业生初入职场、初涉社会,思想较为简单,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和观念的影响。没有综合对所学专业、个人特长、兴趣爱好等进行准确定位,而是依赖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,在实际情况中更加在意其他人的意见,对所学专业缺乏正确认识,在就业目标的选择中摇摆不定,缺乏个人坚持性和独立性。


关注微信
在线客服
返回顶部